Monday, July 5, 2010

US under pressure on Taiwan ties美國與台灣的關係遭受壓力

US under pressure on Taiwan ties
中國上升的影響力施壓於美國對台關係
台北,台灣(美聯社)-北京盛讚,台北激烈辯論,華盛頓冷靜地接受,本週台灣與中國之間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貿易協議,使他們和美國的]關係轉變。

星期二簽署的ECFA,消除了東亞地區的最大燃點,台灣與中國在超過60年以前的內戰分裂,但仍纏住台灣的國防擔保者美國。通過削減關稅,並提供優惠的投資條件,貿易協定可使台灣和中國的經濟更加密切,鋪平正式結束敵對行動的道路。

但隨著北京和台北親近-和中國的全球影響力的增加-美國與民主的台灣長期的安全關係備受壓力。

台北淡江大學軍事分析家的黃介正說,“有像是美國高階退役軍官一樣的高層人士,對此關係表達反對的態度”。“美國政府向我們保證,他們不代表官方政策,但認真考慮這件事很重要。”

目前華盛頓強調積極的三角關係。國務院讚揚本週的貿易協議,能改善台灣中國的關係,並希望這種趨勢能夠繼續下去。

至於台灣總統馬英九,貿易協定是兩年來與老對手北京努力建立建設性關係,結束馬的前任陳水扁和他的台獨路線火上澆油緊張局勢的皇冠。馬發言人羅智強說,與中國改善關係,能加強台灣與華盛頓的關係。他意指最近美國一項 64億美元尖端武器的軍售。

羅說,“在陳水扁時代美國與台灣之間的相互信任完全消失了”。“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只有在總統馬英九努力改善兩岸關係之後才得到改善,這反映在軍備採購方面的進展。”

但是曾經是台灣對抗共產主義統治中國的合作夥伴,美國現在要尋求北京在全球性問題上的幫助-金融危機,核擴散,氣候變化。這給了北京影響力。它在華盛頓發起遊說,以壓制長期存在美國與台灣的安全關係。

馬的討好北京引起了一些建議,台灣可以走芬蘭的路,在冷戰期間與西方採取不一致的立場,以免激怒鄰國蘇聯並確保其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生存。

馬的有些行動,助長了向北京傾斜的感覺。

今年4月他接受電視採訪時說:“我們絕對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似乎破壞了華盛頓在中國攻擊時是否會協助台灣的政策模糊。

他還下令台灣軍方將重點轉移到救災,而不是防禦中國攻擊。據台灣軍事分析家,在馬統治之下總軍事開支已從經濟的3%降至2.6%。

從貿易關係到國防,台灣的反對派說,馬弱化台灣主權,從而增加了民主島嶼最終將不得不接受中國統治的機會-沒幾個人想要這個。

一些美國防禦規劃的風險是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霸權。台灣位於從日本延伸到菲律賓所謂的第一島鏈中間,一些分析家說是對抗中國擴大到東太平洋海域重點航線的堡壘。

邁阿密大學中國專家June Teufel Dreyer說,如果中國和台灣的關係發展密切,領海落入中國海軍控制“美軍在該太平洋區域運作的能力將受到限制”。

其他人則認為“芬蘭化”將有利於美國

華盛頓國家戰爭學院中國專家Bud Cole表示,台灣的戰略價值被過分渲染,其被中國吸收絕不會“大大削弱美國在亞洲的戰略地位。”

台灣中國的和解也將給華盛頓停止對台軍售的理由,並消除與北京關係的重大刺激物。

有跡象顯示正朝這種推理前進,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委員長Diane Feinstein(加州民主黨)6月稱最新的軍售是“一個錯誤”。一位退休海軍上將William Owens和其他退役軍官也呼籲結束軍售。

前五角大廈官員Thomas Mahnken認為減少軍售會向美國在太平洋長期的重要合作夥伴日本與韓國發出錯誤的信號。不過華盛頓的抵抗力可能會減弱。

Mahnken說,“關鍵的問題是,美國政治領袖在對台軍售上還願意承受多久中國的壓力”。“我真的不知道。”